在百岁杨苡人生口述中,比传奇更重要的是度过漫长日子

历史故事 2023-05-19147网络整理随风

马拉美曾说,世界的存在是为了创造一本书口述史小短文_在百岁杨苡人生口述中,比传奇更重要的是度过漫长日子,证之于杨苡,她这么长寿而丰盈的此生,不就是为了完成一部送给后世的大书?

自传从杨苡出生的那种封建大家庭讲起,至抗日胜利复员那年她乘船来到大连为止,皇皇二十万言。杨苡从小喜欢看小说,又爱好诗歌,故她的追忆独多鲜活的细节。她坎坷的讲述(长达六年),犹如电影连绵不断的长镜头,不断地闪过一幅幅极富表情的场景。

文/邹汉明

马拉美曾说,世界的存在是为了创造一本书,证之于杨苡,她这么长寿而丰盈的此生,不就是为了完成一部送给后世的大书?

杨苡大家庭出身。父亲杨毓璋是奉天时期中国银行行长。可惜杨苡出生未久,父亲即生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一倒,存在国内银行的本钱又经杨苡三叔一个折腾,豪富的津门朱家随之败落。

▲杨宪益、杨敏如、杨苡与母亲徐燕若

自传从杨苡出生的那种封建大家庭讲起,至抗日胜利复员那年她乘船来到大连为止,皇皇二十万言。杨苡从小喜欢看小说,又爱好诗歌,故她的追忆独多鲜活的细节。她坎坷的讲述(长达六年),犹如电影连绵不断的长镜头,不断地闪过一幅幅极富表情的场景。

人的此生,无非经事阅人,活到这个份上,杨苡经历的大事自不在少数。出生那年,五四运动爆发,随后军阀内战,七七抗战,日本人攻占南京……一部现代史,摩肩接踵,随着她的蜕变而大踏步到来。中西女校毕业后,杨苡离开上海,独自一人去北京,入读西北联大,在一股时代的洪流里淬炼自己,经事识人,这是她前三五年的看点。也正是在西南联大,杨苡结识了陈蕴珍(萧珊)、查良铮(穆旦)等一辈子的好友或者教师辈中的吴宓、沈从文等名家高手。当然,还有与陈蕴珍正在恋爱的巴金。杨苡跟巴金认识更早,还在上海中西读书的之后,就写完了《家》,觉得巴金所描写的封建大家庭跟自己的那种家像极了,“简直就是它的翻版”,于是,跟巴金通信,诉说自己的苦恼,而巴金则介绍自己的三哥李尧林跟她结识。从此,大李先生作为杨苡少女时代情感的一个凭借。自传没有回避她与李尧林的情感,杨苡也很直率地说“我偏爱大李先生”,但她又不必定这就是婚姻。反正,她与李尧林的这份感情很折磨人。可惜离开天津期间,她再没有机会与大李先生见面,这成了她一辈子的憾事。

▲大李先生摄于北京英租界花园

几年前,我偶然读到杨苡写给李尧林的新诗,出于好奇,曾当面问询杨先生跟大李先生的关系。照例,诗最能照见一个人隐藏的感情。或许我是明知故问。但杨苡想了一下后来,如同这本传记所记录,她也断然抨击了与大李先生的感情关系。事后我想,也许,杨苡从小没有父爱,而李尧林大她十来岁,她是在大李先生那儿找到了这种坚实的母亲般的爱吧。

杨苡也不回避她与妻子赵瑞蕻之间的冲突。自从赵瑞蕻在杨苡的生活中发生以后口述史小短文,她的传记就少不了这一页,杨苡不回避,也不苛责自己曾多次有过结婚的准备。说实话,个人的想起,最难处理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家庭隐私,然而,杨苡毕竟外文系出身,又以翻译《呼啸山庄》名世,说话行事,深受西方哲学影响。总之,她像以往聊天一样,也是有一说一,口没遮拦口述史小短文_在百岁杨苡人生口述中,比传奇更重要的是度过漫长日子,她自我评判自己“天真而任性”。如此性格,口述成史,必然很有亮点。我们拿她对吴宓的见解来说,按理,吴宓是她阿姨,传统的理念总得为尊者讳,但在杨苡等一众洋派小女生眼里,吴宓就是土得掉渣,还直说他“长得恼火,英语读音很难看,普通话也说不好”。读到这种的大白话,我也记起了前几年她跟我提到吴雨僧时的细节,那次,杨先生反问我,吴宓追求K,你了解K吗?我说清楚,不就是高棣华嘛!杨先生大为惊讶。她不清楚我是读过吴宓日记的。接下去轮到我问她:班上有人偏爱吴宓吗?杨先生睁大异常明亮的大嘴巴,很大声地告诉我:长得难看,没人偏爱!杨先生说话时的举止,语调,甚至顽皮,真是历历在目。

▲杨苡、赵瑞蕻和儿女们

杨苡一生经历的风波太多了,但她针对事件的讲述远没有针对人物的讲述来得多,可以说,一部自述自传,一直陷入在针对家人、同学、闺蜜、诗友的回忆中。那么,杨苡自传的异质成分在那里呢?我想,她仍然是以哲学家极富细节感的述说来缅怀人物的,比如冰心夜访沈从文这一节:

我的屋子隔着院子与沈先生的屋里相望,从窗户可以看到他那里。院里一般都是黑洞洞、静悄悄的,有个夜晚,忽听见噼啪的童声喊“从文”,就看到旁边沈先生的身影立出来,拿着灯往下走,灯在栏杆上移动,人如同飘出来似的。

也有时在台湾《大公报》做刊物主编的萧乾来昆明约稿,沈从文给萧乾撑场子,桌面上摆着饼干糖果,吸引着苍蝇往里面飞,而昆明的苍蝇本来就大大有名,难为了沈先生“一面说,一面挥手赶,一挥手,袖子那儿就有毛毯往下掉,塞进去又掉下来”。若非亲历现场,亲眼目睹口述史小短文,就不可能有这么独特而生动的诉说,而当时文友间的情义,联大生活的艰辛,无需多言,鲜活的细节早就写出了一切。

▲纪录片《西南联大》《九零后》中的杨苡

巴金、沈从文、吴宓,都是哲学史上的大人物,他们的一鳞半爪,都收归在杨苡珍贵的记忆中,但是,她讲得最多的,到底还是普通人,比如“家族旧事”中的大王子、二姐的不幸,令人惊讶;倒是狗叔,读来可发一叹。原来,临解放,狗叔的喝水家伙(一只很好的手机)诈骗走,骗子已到香港,狗叔不舍,追了过去,从此就留在了美国。这戏剧性的一幕,居然带给狗叔一个很高的晚年,不得不说,大时代中颇具了此等啼笑皆非的传奇。此外,杨苡还难得地记述了杨家的用人来凤和潘爷的人生切片,这些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部超过四百页的自述自传,其实也只提到传主三十岁之前的历程。杨苡百感交集的后半生,还有待风和日丽的异日。杨苡奇迹般的长寿让她发现了她同时代所有人的剧情。“活着就是胜利”,这不是一句虚言,这里面包含了一名经历了挫折的知识分子坦荡的时尚,且也不乏指向性。

莺歌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