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攻略,薅光了小县城的退烧药
弱阳的第三天,E 姐目前除了喉咙痒和半小时发作一次剧烈咳嗽,没有明显的不舒服。
最难受的还是昨晚深夜突发高热,但吃了两片 " 必理痛 " 温度就下去了,真的庆幸有药在手。
这样想着,更觉得那些写 " 异地网购药品攻略 " 的人,真是太造孽了!
各人都有感觉,这几天布 * 芬之类的退烧药非常抢手,线上药房和许多线下药店都已经被抢购一空,只有一些小县城的小药店还有存货。
有些博主就想到用某团之类的外卖软件,定位到广西之类偏远的处所,选择自提,再让快递哥去取药,然后邮寄到千里之外的地址地。
操纵乐成后,博主们不断地炫耀本身的 " 成就 ",让人随着攻略下单。
他们处处搜刮诸如云南、广西这些疆域地域小县城的抗疫药物,互相探询 " 余货 ",然后一口气就囤好几盒,囤乐成之后又继续写新的攻略让人冲。
他们活在主流舆论的视线之外,但传染潮却不会放过他们,你从家里把人家的药店买空,他们只能去挤本就不多的发烧门诊,或者靠本身单薄的身体硬扛。
所以这些自以为智慧的人,其实是缺德和可恶。
这些小作文的标题是 " 异地网络购药攻略 ",这其实是一个带有误导性的说法,这些博主面对指责,甚至还要杠一句 " 谁规定药物只能当地人购买?"。
外貌上看确实如此,网络购物时代,没人规定北京人就不能买广西的药。
相对关闭的供应环境、比多半会单薄得多的物流供应、大比例没有网购习惯依赖当地线下供应的消费群体 ……
它们是脆弱的,脆弱到多半会一个里一个社区的 " 线上分享 " 就能把小镇的退烧药买得七七八八,让真正需要这些药物渡过高烧期的老人无药可用。
看看那些攻略党的口气,明显就不是为本身和家人抢药,无非是在囤积满足安详感,甚至还要把多出来的部门拿到社群里互通有无。
丑恶的利己主义
许多转载这类攻略的小伴侣没有意识到一件事,这种行为的本质不是 " 跨地区 ",而是 " 降维冲击 "。
他们不觉得本身是 " 上位者 ",甚至保持着 " 我是学生,能低价出吗 " 的下位者心态去薅羊毛,甚至很欣喜地去分享某个系统 BUG,可以不加太多价就买到稀缺的对象。
我记得有一次恶性薅羊毛事件,就是一位视频 up 主,发明一家果场的网店把克标成了斤,用 26 元超低价就能买到 4500 斤橙子。他顿时怂恿粉丝一起下单,导致无数人冲进店肆拍下了几万个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