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汪涵也保不(2)
还没有飞跃起来的郑恺。
这些人都有共同的特点:观众根基盘大,配音演员、告白演员的作品各人都熟悉,可他们又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专业人员。
就像向来以严谨示人的央视主持人们。
也是通过《天天向上》,小时候的我才知道,气象节目主持人也可以很俏皮——
有很多老奶奶说
见到这个黄色的带着 S 形的标记
以为是西北地域
有可能呈现美元
因为害怕期待雨雪到来的表情,如同期待高考结果的考生一般焦灼。
好比,观众看到的天气舆图,在演播厅里竟然只是一块蓝色的幕布,这就需要主播们练就出凭空 " 指点江山 " 的技能,指哪就得是哪。
请素人做嘉宾,是把双刃剑。
搞好了,能增加新奇的看点,搞欠好,很容易酿成一场 " 与我何关 " 的独角戏。
这时候就需要主持人在旁边打配合,弥补素人综艺感的不敷。
近几年跟着脱口秀的走红,很多人都喜欢脱口秀演员们话不落地的 " 碎嘴子 " 式聊天。
而这样的措辞方法,《天天向上》早就有了。
《天天向上》的主持团,也是开其时综艺主持的先河,堪称语言类节目鼻祖,接梗造梗能力一绝。
个中,汪涵和欧弟最为精彩。
他们大多反响灵敏,现挂能力很强。
有嘉宾为了炫技,想展示不消球拍颠球的绝活,成果汪涵这边立马递上支话筒。
横竖嘉宾从哪里来,哪里就是天堂。
都是百用不爽的自黑梗。
用 " 娱乐 " 这个最为大众的角度作切口,用嘻嘻哈哈的态度面对一切话题。
从这一点上来说,《天天向上》是 " 俗 " 的。
可这 " 俗 ",又切切实实 " 俗 " 到了人心里。
怎么说。
它从不故作高妙,而是用村口大妈拉家常式的视角,帮我们问出那些羞于启齿的、有些呆子的、但又确实好奇已久的问题。
比如南北医学生 PK 的这一期。
应该很多人都偷偷好奇过医学院的解剖课,听起来是个灵异故事的绝佳孵化池。
如果直接问出来,又怕不足礼貌。
可在天天兄弟这:怕啥!直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