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保存21年的出院单(2)

健康养生 2022-09-0398未知admin
被问及病史时,丁玉林亮出自己贯穿整个腹部的疤痕,骄傲的说自己是一个术后21年的癌症患者。接诊的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杨世忠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医学奇迹:尽管是现在,21年的高质量生存期也很难得,于是马上抬头:
 
“您当时的主刀大夫是谁?”
 
“徐光勋,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他。”
 
更巧合的是,徐光勋此时正工作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移植中心。
 
“杨大夫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俩以后,瞬间就哭了。”时隔半年,老伴儿王凤英回忆起和救命恩人的重逢依然激动:“找了他21年,没想到就在家门口。”
 
隔日的肝移植科门诊,这对医患再次相见。原来,当年进修后,徐光勋已辗转两家任职单位,但提到这台手术他一直没忘,“这是我医生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徐光勋说。
 
2001年7月7日,54岁的丁玉林在河南老家被诊断出胆总管下端癌,老家大夫说,这病没法治,治不好。但当地的医生说,如果你们还想治,我可以帮忙写条推荐去郑州。
 
“做了CT,有普通的,也有加强的,也做了胃镜,花了1000多块钱,在老家排了两天黄疸,还没效果。”回忆起21年前,丁玉林又陷入了惆怅,他说自己不怕死,但怕连累家人。
 
老伴儿一直是有主意的。“姑姑家在北京,看到老家不能治了,我偷偷给姑姑打电话,告诉他们,我想继续救丁玉林,我不能放弃他。”
 
7月9日晚上,王凤英便带着以为自己只是得了胆结石的丁玉林上了火车。
 
“到佑安医院,我们找到当时的肝胆外科主任徐光勋,他拿着片子看说‘小毛病’。”丁玉林回忆,他还记得徐大夫当时笑着说出了这几个字,还拍了拍他肩膀,让他别怕。
 
“无论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我都不怕,关羽刮骨疗毒都不怕,我也不怕。”听完这句,整个诊室的人都笑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有救了,但完全没想到,更难的在后面。为了救他,这个医生站在了从未亲自主刀过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台上。
 
如今,丁玉林体重不到100斤,耳朵也听不清了,但在记者问他徐光勋是谁的时候,他会大声喊着说,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平平淡淡”的刀口,平平淡淡的日子

 
2001年7月10日,丁玉林住进了医院,7天后,丁玉林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从早上8时多一直持续次日凌晨6时。
 
“当时整个人都在打颤,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老家的医生说只有20%的希望,我怕我带着他来了北京,回去的时候是带着骨灰盒。”王凤英告诉记者,早上6时,徐大夫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告诉她手术成功了,她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术后两天,丁玉林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开始了一个半月的恢复治疗。
 
“为了救我,手术费加住院费的5万多块钱,80%的钱都是借的,弟弟回家好几次,每次回家就能凑点钱。做完手术,身上都是管,挂了一身袋子。”丁玉林一边说,一边给记者比划着当时的情景:“我总逗老伴儿,说自己身上挂的是手榴弹。可以保护她,她总是笑着笑着就哭了。”也是住院一个月后,他才知道,自己是一个癌症患者。
 
在最后一个管子拔掉后,徐大夫和护士查房时告诉丁玉林:你康复了。
 
“听到这,我瞬间就在病房里蹦起来,病友说,别把刀口抻坏了,我说,我高兴,我能看到我闺女大学毕业了,也能送她嫁人了。”2022年8月26日,75岁的丁玉林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依然开心得手舞足蹈,而在这背后,是整个医护团队近两个月的拼尽全力。
 
“我就是个农民,没有钱,也没文化,但他们都对我们好得很,好得没法说……”提起为何念念不忘,丁玉林说,术后住院的日子,除了病床每天给打扫清洗,护士还会给他剪手指甲和脚趾甲;都知道他们经济条件不好,食堂的工作人员发现有床位订了饭但没人领,就会在走廊里大喊“丁玉林”,然后老伴儿就马上跑出去,去取食堂免费送给我们的饭。
 
“命,是他们一点点捡回来的。”出院后,姑姑和叔叔来接丁玉林和王凤英,把他们送上了回河南老家的车。
 
老伴儿对丁玉林更好了。老家村子附近有一家养牛的农户,到家第二天,她就去给丁玉林订了牛奶,早上喝半斤,晚上再喝半斤,自己一口都舍不得喝。
 
第二年,丁玉林开始能干活了。“能干之前的零活儿养家,也帮着我弟弟烧火做饭。”丁玉林撩起上衣,一边摸着刀口一边说:孩子们你们看,现在疤痕看不清楚了,长得很好,平平淡淡的。
 
如今的日子,也平淡美好。但一直到现在,丁玉林一家有不少不知道的事儿。
 
 

那场手术,不止牵动一家人的心

 
“何止老人和他的家人在煎熬,我的家人一样23小时没合眼。”
 
2022年8月27日,已经57岁的徐光勋感慨地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年轻医生来说,那场手术可以说是赌上自己未来的医学前程的。他还清楚地记得,21年前的那个夏天正是暑假。
 
“爱人和孩子都回了东北老家,我从进手术室到出来,22个小时,孩子和妻子一直等着我的消息,那是我的第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徐光勋告诉记者,当时除了肝移植,这是最大的腹部外科手术,看到患者的检查结果后,他和助手、手术室的同事预演了两次,但是放弃了。
 
“过了两天,我又决定再做,必须做。”徐光勋说,因为患者丁玉林曾经说“我不怕,你就放心地做,我把自己交给你。”一想起两个老人说的这句话,他就无论如何都不愿辜负。
 
“我不能让自己输。我输的是手术,他输的是命,是一个家。”22个小时的手术,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都很罕见。
 
徐光勋告诉记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需要联合多脏器切除,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该手术的死亡率大约在10%~44%。随着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也有较大提高,目前手术死亡率已经降到5%以下。
 
但21年前,当时的医疗条件很有限,疾病影像学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不精确,多数情况下医生需要开腹去探查,肿瘤的位置、有没有扩散、怎么切除都需要开刀后再定,很多手术,如果探查过程中发现很难,风险很大,医生就会选择放弃,也就是当时所谓的“开关术”。
 
徐光勋回忆年轻时的自己,眼睛里是有光的。“光探查找肿瘤就用了手术1/2的时间,近10个小时。到了凌晨3时左右,整个团队的精神和体力,都已经到了极限。唯一的信念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拿下手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往前进。”
 
更让徐光勋至今难忘的是,一般出手术室后,家属的第一句话都会问:手术成功了吗?患者怎么样?但丁玉林的家属不是这样。“看到我走出来,患者的老伴儿直接跪在了我面前,她说的第一句话是,熬了一宿,对不住了。”徐光勋和助手郭庆亮一起扶起了王凤英,然后才开始介绍手术情况。
 
这一幕也一直印刻在王凤英的记忆里:“出手术室后,我看到医护人员都很累,其中两个护士脸色煞白,她们都是和我闺女一样大的孩子。”
 
也是在那天的早上六点,徐光勋的妻子接到了来自北京手术室外的电话。“听我说手术成功四个字以后,妻子大喊着孩子过来。电话里说,爸爸的手术成功了,患者得救了。”
 
 

 

再重逢,他穿了件喜欢的新衣裳

 
2022年1月12日,丁玉林穿着女儿和女婿买的新衣裳,黄黑色相间的格子衫衬得他面色红润,是他最想给“救命恩人”展现的健康的一面。王凤英也穿了本来为过年准备的新衣裳。
 
这次相聚,他们盼了21年,也找了21年。
 
2002年,丁玉林和老伴儿从河南再来北京复查,佑安医院门诊医生说徐光勋医生不在,是出国进修了。

莺歌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