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拍生活流,至今没有代餐
买房,一个被内地电视剧拍到烂的题材。
从《蜗居》到《安家》到《心居》,没有一个剧不在打骂。原生家庭、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城乡矛盾、阶级观念,全部都可以引发剧中人的撕逼。
撕一次,就上一次热搜。底下的评论全都是网友带着真实世界的恼怒选择站队,激烈地共情或攻击某个角色,亦或是彼此攻击。
剧拍得如何不重要,重点是热搜能不能带节奏,能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视率和点击量。
从这个角度来讲,TVB 今年推出的《上车家族》一点也不合格。
同样是买房故事,一没有大牌演员助阵,二没有激烈的戏剧斗嘴,三没有犯法,更没有闹出过人命。
整部剧的人从新到尾都在活蹦乱跳,最大的惨剧是独居老太丢了一只泰迪犬。
很难想象这是今年 TVB 的台庆剧。
男主角林敏骢是著名填词人和主持人,好歌词写过大把,谭咏麟的《雾之恋》《爱在深秋》、张国荣的《无心睡眠》、梅艳芳的《梦伴》等皆出自他的手笔。
但他没演过戏,《上车家族》是荧幕童贞作,还是顶替姜皓文临时救场(幸好姜皓文没空)。
事实证明,TVB 只要当真起来,依旧难有对手。
《上车家族》豆瓣开分 9.1,因后续剧情逐渐狗血,评分降至 8.8,目测还有下降的可能。但从前 12 集来看,依旧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精品家庭剧。
对家庭轻喜剧而言,人物的生动和富厚比什么都重要。而《上车家族》的人物塑造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几乎可以算是今年华语剧集之最。
其实我们的影视剧里,围绕买房衍生出的人物形象大多类似:
强势、费神,乃至容易走极端的太太,和心宽体胖、喜欢找点小乐子的和事佬丈夫,加上一两个小事闹心大事贴心的处于芳华期的孩子(这样的家庭配置,没人比海清和黄磊熟了)。
《上车家族》沿用了这种模式,却依旧拍出了差别化。剧中随处流露出香港小市民的保留聪明,那种精打细算又天生乐观的气质,放在整个东亚社会都独树一帜。
剧里有很多关于她如何精打细算、处处占小自制的情节。
好比为了省买菜钱,车太硬是在鱼摊前比及鱼翻肚皮了再买回家;
但说实话,这些的桥段此外电视剧里也有,比这些更奇葩的抠门事迹豆瓣抠门小组每天都在更新。
难得的是把一个抠门师奶塑造得可爱而多面。车太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身上没有一点苦感,相反,她不只给点阳光就辉煌光耀,有时心胸还相当宽阔。讲到这里,我脑子里立刻表现出海清在《蜗居》和《心居》里塑造的形象,海清演得很好,但这些人物无一不是压迫感极强,为了本身买房的执念,恨不得把一家人都逼疯。
车太就差异。她从来不焦虑,也不埋怨老公孩子没啥大用帮不上忙,她的精力都用在从生活的夹缝中寻找商机上。每次看到江美仪嗅到赚钱机会眼睛一亮但还要故作镇静的演出,我都忍不住嘴角上翘,因为接下来必然是笑点密集的车太 showtime。
车志明拿出一个计算器,嘴上说着 " 算你自制点 ",打出 7500,绕过阿孝直接伸给车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