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拍生活流,至今没有代餐(3)
普通人嘛,很难一辈子站在道德高地。有时迷了路,绕进了洼地,最幸运是有人能牵着你出来。
但《上车家族》也没有止步于童话故事。买房背后折射出的严肃的社会问题,大至移民潮、人口老龄化,小至亲子关系、居民心理健康等,《上车家族》都有涉及。
剧中令人陷入沉思的是另一个比较组——闵老太和她的亲生儿子。
闵老太不像车太那样天生乐观善良。她年轻时自私、刻薄,做了车志明爸爸的小三,不让车母见丈夫最后一面。老来还是一个脾气,处处投诉别人,搞得邻居街坊都避而远之。
后来好不容易把独生子拉扯大,儿子说移民就移民,把她一小我私家丢在公屋里,守着一条叫 " 次郎 " 的狗。为了见儿子一面,闵老太谎称继子车志明要夺走公屋,儿子才从日本赶回来。
但没想到,儿子这次连她相依为命的狗都要带走,理由是孙子很想这只狗。
闵老太怒斥儿子 " 要狗不要妈 ",儿子则理直气壮地暗示 " 人都得为下一代着想 "。
闵老太的自私如同遗传病,随基因传给了儿子。两代人的私欲重复拉扯,最后还是以闵老太妥协告终。但是狗无意中走丢了,儿子独身返回日本,今后音讯杳然。
亲生儿子如此冷漠,闵老太懊悔交加。剧中有一段分解十分准确细腻的心理描写,鲍起静也贡献了影后级此外演技。
这个场景是闵老太给儿子发微信。一条语音,她一共发了三次,撤回两次。
第一次痛斥儿子不孝。想想,又撤回。
第二次放软了语气,但还在使气。又觉得不当,删了。最后一次,她才说出心里话。" 儿子,别扔下我一小我私家。"可惜就像他儿子所说,每小我私家移民都有本身的理由,若不是香港实在塞不下脚,谁愿意背井离乡。儿子有也即是没有,她只能去别人家门口偷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聊以抚慰。众人看不外去,想帮她申请公屋养狗证明,却被大夫判定为 " 精神比年轻人还正常 "。
随处都有嘲讽。还是曾经视她为对头的车志明发明她患有老年抑郁症,陪她在小吃摊吃了一碗面。
单看闵老太这条线,掰开来看全是残忍的现实,但又被车志明一家的善良化解。
老太太的狗丢了总有年轻人资助找,太太离家出走丈夫总能精准定位,老太太走丢了街坊邻居都来资助找 …… 放到如今任何一座多半会你城市嫌假,只有在那个 TVB 专属的香港,一切都像是真的。
剧中每每到了动情处,城市响起《一生何求》。熟悉的旋律配上传统又俗套的亲情故事,却有奇效。"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 ",好在车生忙忙碌碌这一生,有车太守在另一头。
荧幕前的我也不禁感应,疫情三年,能求的不多了,一家人心无芥蒂相扶相依,在这种时刻显得分外珍贵。这种乌托邦多来点该多好,在 " 热搜看剧 " 当道的时代,这样平淡不失幽默的华语轻喜剧几乎没有代餐。
看完这部,下一部也不知在哪。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