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请他出山,李诞也不至于被骂
盼望着,盼望着。
《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终于来了一个作家,刘震云。
刘震云讲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开场秀。
没几多负担,也不夹杂爆梗,通篇都是宛如小说一般的描写,布满了画面感。
果然,作家都是讲故事的妙手。
今年越来越能感受到,作家或许才是最适合上综艺的人。《憧憬的生活》就两次验证这个真理。
前有许知远全程 " 打野 ",带观众领略了海南风物。
后有刘震云去做客,不只毫无作家的严肃做派,反倒是演绎了什么叫 " 三句话,我让黄磊为我加了三个菜 "。
这两位文化人,让索然无味的综艺变得生动起来。作家上综艺,比我们预想中,要有趣得多。
在了解到作家的真实性格之前,我们总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必定是严肃的、沉稳的,讲起话来总是端着的。
万万没想到,这群人的真实性格自带反差萌。
有的是老顽童,有的冷幽默大家,出口就是笑话。
这个中最典范的,莫过于余华。
也是她姐最但愿能在综艺里看到的作家。余华,一个神奇的人。
上学的时候,读余华的书是一种风潮。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
那时候,读的是苦难,是飘摇的人生,是暴虐的命运。
然而到了今天,余华却成为了我的互联网精神药片。
每当表情低沉,就去看几则余华笑话。
药到病除。
把快乐留给本身,把痛苦留给读者
对付余华其人的幻想,很多人都曾有一个天大的误会。
那就是,写苦难的故事,肯定是个苦大仇深之人。
他的笔下,人如蝼蚁命如草芥,只是目睹每个角色的境遇,都让人叹息作者的狠心。
然而余华本人,只要看过采访,无人不会惊叹于他的幽默。
余华谈努力写书,是为了过上一种不被闹钟吵醒的生活。
哪个社畜能不共情?
著名作家尚且如此,我们贪恋一点懒觉,何罪之有啊。
他谈躺平,也完全没有端起过来人的架子,教育今世人的懒惰。恰恰相反,想躺平有什么错?
格斗的最终方针,不就是为了躺平吗?
他谈精神内耗,也未必是消极的。虽然人人都烦恼于本身的精神内耗,但换个角度看," 精神内耗是在寻找一种出口 "。
如果什么都不耗,那连寻找出口的动力都没有了。
所以有内耗,也可以是积极的情绪啊。
这些风靡互联网的热词到余华嘴里,全然没了之前的极重。三言两语,就犹如四两拨千斤,听完只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余华和苦大仇深,距离可太远了。
他更像是个从事喜剧创作的人,热爱插科讽刺,一句话不加梗就难受。
别人问他,给本身作品打几分。
他说豆瓣是 9.4,他也打 9.4。
" 剩下的 0.6 去问问豆瓣。"
别人问他,此刻拿版税能赚几多钱。他不正面回答,只是暗示:
" 我靠《活着》活着。"
别人评价他还以为是个苦大仇深的中年人,他倒为了 " 中年人 " 三个字兴奋起来。因为成名太早,许多人都以为余华已经年事已高,更有甚者还以为他已经作古了。
" 天呐,他还在啊,我以为他不在了。"
其实余华是 1960 年生人,今年也才 62 岁。
很难想象,书中那些残忍的际遇,居然出自一个总是乐乐呵呵的老顽童之手。这反差不亚于画遍世间美好的宫崎骏,和缔造惊悚无数的伊藤润二。
网友点评余华的句子最是贴切。「把快乐留给本身,把哀痛留给读者。」
而此刻,这位把快乐留给本身的老顽童,也把快乐的余波带给了读者。余华和罗翔有一个对谈节目。
一个作家,一个法令人,差异维度的思想碰撞非常出色。
但让我惊讶的是,每当画面切到余华,弹幕就冒出来许多为他配的 " 画外音 " ——
余华老师:我不能再当搞笑男了
余华:我到底应不该该搞笑啊他好当真
余老师:这是免费的,我要当真听
这些弹幕搭配余华略显正经的神色,瞬间让对谈弥漫着一种轻松诙谐的气氛。
就连那些苦大仇深的书中,都能挑选出来各类金句,作为互联网的热转语录。好比书中说:
「每小我私家的生活是属于本身的感觉,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
「我突然发明了逃跑的意义,它使处罚变得遥远,同时又延伸了快乐。」
无论前因后果如何,单单一两句,总能恰到好处地适配到当下的表情。
今世人,真的太需要嘴替了。
" 我们全家已经没有阑尾了 "
余华笑话,还集中漫衍在他回忆童年的片段里。
大概作家都有这样的超能力,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生动的过往。
余华口中的童年便是如此。
「我写作就是回家。」
虽然生活在北京已经三十余年,但只要拿起笔,余华就会穿越回那个南方小镇。
他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在他的记忆中,那里有漫无边际的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