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粉丝过亿,却仍“卖不动”,陈翔六点半的“恰饭”困局
原标题:全网粉丝过亿,却仍“卖不动”,陈翔六点半的“恰饭”困局
全网粉丝过亿,却仍“卖不动”,陈翔六点半的“恰饭”困局
提起“网红”二字,你首先能想到什么?
曾几何时,答案会是新颖有趣的段子、花样百出的视频、碎片化时间里的开怀一笑;此刻,恐怕更多的是“只要九块九”、“买它买它”。
很多人说,网红的尽头是主播,主播的尽头是带货。在各路网红大V们争先恐后通过直播带货流量变现的大配景下,连初代短视频之王“陈翔六点半”都未能免俗,于五个月前进行了第一场直播带货。
与“陈翔六点半”的流量和影响力对比,首秀结果可以用“昏暗”来形容。大数据显示,当日“陈翔六点半”的销售额只有221w,与他全平台上亿的粉丝体量严重不匹配。
是工作对于不当真吗?是团队懈怠成员无趣吗?没人会这么想。“陈翔六点半”团队深耕剧情号多年,历经一轮又一轮网红更新换代,始终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始终如一的勤奋专业和充分有趣的视频内容。
1.从“头部网红”到“新晋导演”
2014年,云南电视台“打工人”陈翔决定重拾大学时代的导演梦想, 拍了一条自娱自乐的搞笑视频发到网上。出乎他的意料,视频获得了网友上万点赞。
倍受鼓舞的陈翔再接再厉,拍了第二条、第三条……回声一次比一次好。不知不觉间,陈翔已经成了一个剧情号小网红。
一个大打算在陈翔的脑海中逐渐成型。他要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草根”,把短视频做精做强。他的动作非常快,“陈翔六点半”团队在2015年已正式创立。
这是一个虽然颜值不如明星、但业务能力出类拔萃的团队。队内成员几乎都有学历背书或专业演出经验,年龄最大的“妹大爷”甚至是国家一级话剧演员。
专业的团队带来了高质量的作品。差异于大大都同行粗制滥造搞低俗噱头,“陈翔六点半”团队对峙高清拍摄,全部接纳实景,视频气势派头搞笑与嘲讽兼备,剧情脑洞大开反转不绝,结局又经常会令观众回味深思。
团队的努力很快获得了回报,“陈翔六点半”迅速蹿红。2016年,“陈翔六点半”三个月涨粉四百万,成为仅次于“万合天宜”团队的“短视频二哥”。
“陈翔六点半”不甘示弱,一步步稳扎稳打,用一系列惊艳作品乐成渡过多次网红更新换代浪潮。今年,“陈翔六点半”全平台粉丝总数已达一亿,坐上了短视频范围的头把交椅。
彼时“相爱相杀”的“万合天宜”团队已转战影戏范围,凭借《扬名立万》在圈内有了一席之地。“陈翔六点半”团队有口碑,有专业能力,也动了拍影戏的心思。
院线影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圈内人脉和经验积累,“陈翔六点半”团队就先从网络大影戏做起。从2017年开始,“陈翔六点半”团队推出了五部网络大影戏,均取得不俗结果。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好的偏向成长。就在各人拭目以待“陈翔六点半”团队能在影戏范围做出什么成就时,却突然传出了“陈翔要带货”的动静。
2.“转型”背后
从“剧情号”转型“影视新秀”,亦或是从“头部网红”转型“带货主播”,都是“转型”,只是后者好说欠好听。“恰饭嘛,不寒碜。”业内人士如是讥讽,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事实上,“陈翔六点半”团队已是“姗姗来迟”。和他们一样靠做内容起家的“大狼狗郑建鹏”、“祝晓晗”、“美少女小惠”等,早已开始了带货“恰饭”。
近年来,内容型剧情号转战直播带货已是局势所趋。剧情号的流量变现方法一般是告白为主,但跟着主播行业兴起,品牌方的告白预算大幅向带货主播倾斜。
内容导向的大V挖空心思告白植入、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以求与品牌要求相匹配的时候,带货主播用时短见效快,一晚就可以到达品牌方要求的销售额。
这种市场环境下,内容型剧情号开直播带货与专业主播争利,底子不敷为奇。早一日开直播,意味着早一日快速变现本身的流量,“恰快钱”就是这么香。
与此同时,短视频创作的大环境正在逐渐变差。跟着背后有互联网巨头成本撑腰的各大视频平台将经营重点放在短视频范围,自媒体或短视频创作团队的成长变得举步维艰。
面对更专业的团队,更高效的运行,更成熟的算法,“个别户”难以和成本背书的行业巨头抗衡。就这样,短视频创作范围逐渐由“百花齐放”变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雪上加霜的是,平台的审核机制并没有给原创者充实掩护,抄袭、无授权搬运横行极大地冲击了短视频创作者们的热情。
上述困难“陈翔六点半”作为元老级短视频网红还能对峙克服,可疫情他们无能为力。拍影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可后疫情时代各行各业都收入锐减,网络行业也不例外。
为了资金快速回笼,为了养活团队、继续项目,本钱低收益高的带货成了陈翔一定的选择。于是“陈翔六点半”团队直播带货了,成果碰了一鼻子灰。
碰了一鼻子灰的何止“陈翔六点半”团队,除了“猖獗小杨哥”等少数突围者,绝大大都靠做内容起家的网红大V面对直播带货都铩羽而归。
“办公室小野”主要创作范围是拥有极大电商植入空间的美食向剧情类短视频,作为该范围的头部网红,她原来应该通过直播带货轻松变现本身的巨大流量,可现实是她的直播首秀数据比“陈翔六点半”团队还昏暗。
头部网红尚且如此,身处行业下位圈的小博主前景更是不妙。直播界有句话:“流量大不算才干,能变现才是王道。”这话就像一记耳光,重重打在了内容向网红大V们的脸上。
勤勤恳恳做视频不如耍嘴皮子搞直播,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带货了收入只有别人的几分之一,“陈翔六点半”团队的困局,也是广大剧情号的共同困局。
3.“恰饭”困局
才能、敬业态度、流量和影响力样样不缺,“陈翔六点半”团队的“恰饭”之路为什么会如此艰难?笔者阐明,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陈翔六点半”团队缺乏直播带货经验,面对陌生范围不免“水土不平”。
若论拍短视频,“陈翔六点半”团队是王炸中的王炸;可要是搞直播带货,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菜鸟。第一次直播带货,主播“猪小明”、陈翔全然不复演出时的灵动,反而相当拘谨。两小我私家面部心情僵硬,措辞节奏混乱,配合默契全无,现场更是意外状况不绝。
直播开始时,后台工作人员还在调控麦克风;介绍商品时,陈翔偶尔会说错产物类别;发布价格时,“猪小明”又忘了放“小黄车”……几次三番下来,观众的购物热情已消耗殆尽。
第二,内容粉丝和电商粉丝不兼容。
“陈翔六点半”团队深耕剧情类创作多年,粉丝一时之间无法适应他们突然开始带货。在发布带货首秀的动态下,充斥着粉丝不理解的声音,个中最多的质疑就是“忘记初心”。
即使是体谅他们的粉丝,也没有给带货数据带来多大助力。大数据显示,“陈翔六点半”的粉丝消费习惯倾向于实体店或品牌官网购买,主要通过主播渠道购物的人凤毛麟角。
在这种情况下,粉丝选择观看“陈翔六点半”团队的带货直播,更多是出于“捧场”的心态,而非购物。“直播观看人数多”和“实际成交额度少”的吊诡反差,原因也在于此。
第三,没有“对商品了如指掌”的“专业”人设,作为带货主播小我私家号召力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