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听历史见证者口述历史
婚姻恋爱 2024-04-12100网络
在人物选择和定位上,明确“是口述
史,不是英雄谱”“是见证
者,更是普通人”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
坐标上,国家媒体应该报道什么、怎么报道?从策划开始,报道的定位就是“还原历史
、立足当下”。还原历史,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回望40年里一个伟大民族创造的奇迹;立足当下,是思考我们这个国家继续前行的方向和动力。这样的定位意味着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或者“省略号”。基于这样的认知,《见证
》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原则:它是一部改革开放40年的口述
历史,而不是一个40年40人的英雄人物谱;选择的采访对象不是重量级“新闻人物”,而是改革开放40年来重要的“历史见证者
”。
在人物的选择和定位上,《见证》最有价值的突破在于以下两点:
是口述史,不是英雄谱。面对众多新闻人物,聚焦的内容并不只是他们曾经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某些特殊经历以及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某些贡献,而是通过他们的讲述,着重还原、追溯他们所依托的时代,挖掘和展现时代氛围、社会情绪,寻找和破解事件、政策突破的深层次原因和脉络。
是见证者
,更是普通人。在精选重大事件亲历者、关键改革探索者、主要政策推动者时,注重从普通人的视角,选择、关注40年改革开放的众多记录者、见证人。
40位入选人物可分为四类:事件亲历者;改革探索者;制度解密者;社会记录者。虽职业、经历以及担负的角色不尽相同,但在《见证》中他们拥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见证者”。
对人物的重新定位和解读,让我们获得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宏大叙事的背后,是无数个体命运的巨变,而无数中国人思想解放后迸发的创造力,正是推动改革开放、创造伟大时代的巨大力量。
所以,选人上的精妙,不仅在于人物所谓的“分量”,更在于和普通人的个体经历、感受相联系,展现更为深刻的主题:谁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是每一个中国人。审视改革开放40年,最具活力的是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最该致敬的也是人。
2
在史实性新闻的内涵把控上,强调“尊重历史更立足当下”“重故事性也重思想性”
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观念、理解已发生或迥异或微妙的变化。如何客观地对这些历史事实进行表述?尤其是如何发掘、理解其现实意义?策划之初,我们请来党史专家授课,为报道定“调”,确保方向不出偏差;同时确定报道定位,并始终坚持。
尊重历史更立足当下
《见证》在材料选取、细节挖掘和语态表达上,既充分尊重当时的时代背景,将所有人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中去还原、评价,又自始至终、有意识地用当下眼光回望、思考。
例如,胡福明一集,谈到当时“两个凡是”对人们的影响和部分人心中暗暗的质疑,是这样表述的:“2月,中央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那么毛主席发动的‘文革’呢?也不能否定?”——挣脱思想禁锢,寻求理论突破的冲动溢于言表。
更为难得的是,每一期节目,在追溯历史的同时,都会对相关领域最新的理念、现状进行盘点和梳理。“2014年起,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开始大于引进外资的规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双轮驱动,已经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重要特征。”在龙永图一集中,他说,“中国开放,美国一点都没吃亏”,这些报道通过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有力地反击了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贸易战中对中国的种种质疑。
重故事性也重思想性
写史实性新闻,故事性当然很重要。《见证》在讲述故事上独树一帜,由于挖掘出了鲜活、生动的细节,很多故事哪怕只是三言两语,都颇有画面感。
见证我国核电发展的濮继龙一集,有处细节看似闲笔,但其实十分生动、鲜活,耐人寻味: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典礼上,嘉宾的桌子上摆着的是“当时进入中国不久、市面上难得买到的可口可乐”——既有画面感,又凸显了国门刚刚打开的现实。
注重故事性的同时,更注意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而这种思考,贯穿在字里行间。
如胡福明一集,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当时如果不是您写出来,(是不是)也早晚有人会写出这篇文章?”
胡福明:“对,早晚会有人写。”(非常坦率)
记者:“(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从学术理论上来讲,并不是最高的。”
胡福明:“文章水平高的标准是什么?社会科学最好的文章,就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文章……”
记者:“……解决现实问题的文章。”
胡福明:“没错!”(自信而有力)
叙事到此戛然而止,给受众留下了思考空间。
▲导演贾樟柯接受央广记者郭静采访。
3
在突出广播特点上,立足媒体融合,既追求声音的专业呈现,更在意多平台分发中音频的独特性
《见证》除了传统的广播节目,还在微信上发布图、文、视频综合的专题报道,在微博上主打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只有三五分钟,是采访中“最有新闻性、最具冲击力的片段”。作为主打音频的新闻作品,因此在播音、采录、制作上,我们表现出了国内广播业的顶尖水平。
旁白叙事性、思考性强,娓娓道来又克制含蓄,开创了广播专题片的新风格
《见证》选择了一位记者型主持人担任40集节目的全部旁白。“尊重历史又立足当下”的节目定位也贯穿于旁白中。出于对节目整体基调的准确把握和对每期稿件文字的深刻理解,旁白赋予了节目思想性,也给了故事更多增量信息,不论是对历史的追忆,还是立足当下的评点,始终保持站在今天、回望昨天的情绪中。整体风格知性、内敛、沉稳,与采访音响自然相融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呈现一种客观思考的状态,与《见证》的主题、立意和内容都非常契合。
报道采录少留遗憾、多些精彩,名言金句频现
采访往往是遗憾的艺术,尤其对广播记者而言,现场采录对话、访谈对记者的采访功力包括录音水平都是考验。《见证》中名言金句频现,这和记者的专业素养、自身努力分不开。
如年广久一集,记者问:“您现在回过头去看有没有后悔过,会不会觉得当时如果不那么出头,不那么显眼,现在可能相对更平稳一点?”年广久的回答个性十分鲜明:“人平安就是没出息”。
可以说,正是因为语言鲜活生动、采访对象发自肺腑,《见证》才拥有了现在的感染力。
音响制作专业精致,提升了可听性
《见证》40集节目均由专业录音师制作,其对音响细节的衔接、处理以及音乐的选择、铺垫,都是国内广播制作的最高水准。
高水准的专业团队保证了节目制作在各个环节上尽可能达到极致。
上一篇:实地探访滨城集中隔离点,讲述不为人知的战“疫”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