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放下水杯!这种情况下喝水伤身!

健康养生 2023-08-02200网络

夏天天气燥热,“多喝水”自然成了养生口头禅,毕竟每天8杯水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今天小编倒不是说喝水不好,但是咱们要明明白白喝水,不然喝出病来,伤害的还是自己。

这样喝水如同吃“砒霜”

把喝水和砒霜相提并论有些夸张,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喝水不当,不仅伤肝伤肾,还会有生命危险。

1、脾胃虚寒

从中医讲,水属阴,运化需要阳气。如果一个人脾虚,阳气不足,过多喝进去的水,不仅无法为身体所用,还会进一步损伤本身就薄弱的阳气。稍微多喝点水,就觉得水汪在胃里,甚至自己都能听到振水声,眼睛和面容很容易胖肿等。

对这类人群,中医首先忌讳“饮冷”,所谓“饮冷”就是喝温度过低的水,其次,就要提高他们身体的用水能力,后者就要借助药物或者食物,来健脾利水。

建议:脾虚一定要以健脾为先导,将健脾变成每天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可以喝一碗山药粥,如果来不及煮粥,蒸两三小段山药吃也可。除此之外,“参苓白术丸”“五苓散”都有健脾的功效。

2、突然血压很高身边又没有降压药

血压突然升高,会导致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特别是因为各种原因高压一下升高到180甚至更高的时候,如果此时不能马上降压,先要减少运动,最好平卧,同时暂时不要再喝水,因为喝水会增加血液循环的量,升高血压,但不喝水只是应急时的办法之一,关键是迅速降压,血压恢复后,只要没有心脏问题,可以如常饮水。

3、服用了一些药物之后

用水送服药物能帮助药片进入食道,还能减少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但不同种类药物所需要的水量不同,有些甚至不建议喝水。

一些治疗胃病的中药,比如含有黄连的苦味药,它们是通过苦味刺激舌部味觉,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的,服用时不要马上喝很多水。

治疗胃病的硫糖铝、氢氧化铝混悬凝胶、铋剂等,它们是胃黏膜保护剂,服药后在胃中形成保护膜,最好空腹饭前1个小时服用,或睡前服用,只需用水把药片送服即可,服药后1个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避免保护层被水冲掉。

胃肠炎时服用的思密达,也是常用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药物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一般每袋3克,只需50毫升水冲服,不要过多饮水。

另外,像止咳药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等,服后也不宜马上喝水。

提醒:一些特殊药物,为减弱其毒性,避免对内脏(特别是肾脏)的损伤,建议服药后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例如服痛风药每天应喝水2000~2500毫升,以降低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风险。服排尿结石的药后,也应大量饮水,保证一天内尿量2500~3000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减小尿盐沉淀的机会。

4、严重病毒性感冒

感冒了多喝水,多么温暖的一句话。且住,对个别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等病毒性感染严重的感冒患者,不建议多喝水。

5、特别口渴时

夏季高温低压的天气,时常折磨得我们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此时,端起水杯一饮而尽,真是痛快无比。可这种做法并非人人适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一次喝水太多,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意外。

就算是青壮年,如果大量喝水而不及时补充盐分的话,血钠水平下降,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导致细胞水肿,引起软弱乏力、恶心呕吐的情况。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2007年,美国加州举办了一场憋尿大赛,参赛者要喝大量的水但不能上厕所。28岁的参赛者JenniferStrange喝了7.5升水没有上厕所,获得了二等奖。比赛结束后,她抱怨自己胃不舒服且头晕,当天下午就死了,死因是水中毒。

6、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心脏衰竭的,如果水喝多了,会增加心、肺脏器负担,容易水肿或者诱发低血钠症。

而且喝水时,有的人习惯“豪饮”,但这种饮水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

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7、65岁以上老人

推荐每天喝水1000~1500ml就行,注意不要一次喝下大量的水,以免血容量剧增,加重心、肾负担。

8、未满6个月的小宝宝

1岁以后,婴幼儿的肾脏功能才能达到成人正常标准,如果喝水过多,肾脏无法及时排水;除非有医学指征,依靠乳汁水分就够了,不必额外喂水,也不要强迫宝宝喝水。

莺歌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