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慢性病的人,如何应对新冠感染?
健康养生 2022-12-16
114
未知
admin
11月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从新冠肺炎临床医疗救治的实践来看,有重症倾向的包括三类人群:①新冠疫情期间,有基础病的患者更要做好居家科学防疫和健康管理。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常规应对措施,慢病患者居家还要注意什么?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曾梦颖在该院公众号刊文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规律服用药物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家方便监测的生命体征是脉搏和血压,电子血压计可同时获得这两个数据。脉搏的正常数值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超出该范围或者脉搏明显不齐,需要引起注意。没有心悸等不适症状或超出范围不明显者,可不急于就医,记录下数据后下次复诊时告知医生即可。如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欠佳的,建议规范测量早、晚血压并记录。每次门诊就诊前,可连续监测至少7天。如果血压、心率都在正常范围内,则不需要每日监测。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家期间不得随意停用原有的心血管病治疗药物。长期口服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的患者也不需要停药。慢性疾病患者如无特殊情况,可遵医嘱居家休养,就近在社区医疗机构取药,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去医院的频率。如遇以下紧急情况,应及时就近到急诊就诊或者拨打120:(1)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或波动。如无明显症状,仍可居家观察,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减少食盐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剂量。当患者出现明显头晕、头痛甚至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2)发作性胸痛,安静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症状持续10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3)胸闷、气短、喘憋、浮肿明显加重,甚至出现夜间憋醒或不能平卧等情况;(4)突发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活动障碍等急性脑血管病的表现;(5)口服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治疗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开窗、多通风,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感冒;确保健康饮食(低盐低脂营养均衡);坚持适量运动(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控制不良情绪,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②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医师团队在该院公众号刊文表示,肿瘤患者本身属于免疫异常的群体,如正在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更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较正常健康人更易出现感染,因此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多数肿瘤患者化疗后会出现骨髓抑制,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导致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随之降低,因此必须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及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治疗,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疫情期间,建议更积极地预防性升白治疗,以减少粒细胞缺乏引起感染等危险情况的发生。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能有效做到预防感染。不要经常用手碰触鼻子、眼睛或嘴巴,避免与发生感染性疾病或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烧、咳嗽、打喷嚏、咽痛)的患者接触。外出佩戴N95口罩,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尽量避免与动物接触。患者居所每天开窗通风2次,常用物品使用浓度75%以上的酒精表面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