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上海金融改革开放40年
婚姻恋爱 2024-04-1069网络
口述
历史
:上海金融改革开放
40年
1
我与外汇市场的半世缘
口述
人:汪德顺,1942年生。1986年12月至2002年8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外汇管理处副处长、上海外汇调剂中心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等职。
整理: 潘晟、徐佳贤
1962年,我从师范大学预科毕业,当时恰逢银行系统缺人,从全上海的师范院校选招一批人。我有幸被选上分到了离家最近的中国人民银行杨浦区办事处下的分理处业务柜台实习。就这样,我进到了做梦也没想到的行业,在金融系统干了一辈子,也与外汇市场结下了半世缘。
双重汇率,带来一场变革
1979年以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实行外汇额度留成制度,当时各个外贸行业的外汇留成比例不同,有的企业有多余的外汇,有的企业外汇不足或没有又急需外汇,于是就形成了相应的供需关系。在1980年10月,中国银行
获批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开办外汇额度调剂业务。
当时,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5元人民币,内部结算价为1美元兑2.8元人民币,而外汇额度调剂价则在2.8元的基础上,可上浮5%至10%。企业通过外汇额度的调剂得到上浮部分的钱可以自行支配,提高了企业创汇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当时国内外贸企业的外汇额度调剂,在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较合理地组合了外汇流向,支持了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出口创汇,弥补了地方外汇缺口。
1983年9月,中国银行的外汇管理职能归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总行”)行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市分行”)成立外汇管理处(对外为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外汇调剂业务隶属这个部门。
当时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
前沿城市,在各方面的步子比较快。1985年1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首先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有外汇盈余及外汇需求的企业,双方到调剂中心来协商,谈妥价格、数量后签个简单协议就成交。不久,在1986年11月6日,上海也成立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调剂中心,为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外汇调剂余缺服务,为企业做“红娘”,外汇调剂价格随行就市,由买卖双方议定。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以及企业对留成外汇需求的增长,外汇需求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外汇调剂业务信息公开透明度差,出现了部分企业在办理外汇调剂业务后,私下“补差价”的不正常现象。因此,市分行酝酿建立外汇调剂业务公开交易市场来探索新路。
三大要素,奠定外汇交易基础
1988年4月15日,市分行正式宣布成立上海外汇调剂中心,办理国内单位的外汇额度调剂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现汇调剂。调剂价格自由浮动,买卖双方在市场喊价成交。这是个初级的、公开的、有形的外汇交易市场。
对于这个公开市场的架构,主要有三大要素。
首先,采用会员制的组织形式。会员有两种,一种是经纪商会员(经纪人),凡是经批准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可以作为经纪商会员,允许接受客户委托,但只能代客交易,自身不能参加交易;另一种是自营商会员,就是有实际外汇供求的企业,即创汇或者用汇进出较频繁的企业单位,经批准只可办理本单位的买汇或卖汇。
1988年上海外汇调剂中心成立时,首批会员共73家。其中经纪商会员有14家(包括4家外资侨资银行);自营商会员有59家(包括外商投资企业23家和11家外贸改革试点公司)。直到1993年底,调整后的经纪商会员为45家,自营商会员为42家。
其次,推行竞价买卖的交易方式,体现“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市场竞争原则。当时,参加交易的会员在市场上所有的报价和数量,都由一名工作人员在交易大厅的白板上记录,一旦卖出和买入的价格、数量相匹配就当场成交。当天市场形成的收盘价即为第二天的开盘价。
1988年9月,上海外汇调剂中心交易实况再次,实行统一资金交割结算。企业将当天成交的单据送给调剂中心记账,第二天通过银行划账,第三天双方到账。对双方来说,成交后资金按时到位有保障,不用担心成交后会发生资金拖欠纠纷。另一方面,通过集中清算,买卖双方不直接见面,资金交割没有直接联系,可以阻止双方背后“补差价”的现象,以保证调剂价格真实性。
通过以上三方面市场的运作,使得上海外汇调剂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公开市场创造了公平竞价环境,增加了外汇调剂业务的透明度,发挥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分配效应,逐步稳定了调剂价格,促使了外汇在区域间横向流动,改善了外商投资环境。
6.86元,开启外汇调剂业务新时代
1988年9月27日,在北京东路270号,上海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业。
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庄晓天、交通银行
董事长李祥瑞、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总局”)代表等来宾出席了开业仪式,庄晓天副市长揭开了6.86元的开盘价,这也就是9月28日首场交易的开盘价。
说到交易大厅的现场,经纪商交易员穿的是黄马甲,自营商交易员穿的是绿马甲。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建时,有位副总经理到交易现场考察时,发现交易员所穿的马甲没有红色。通过介绍,才了解到当时交易大厅的交易柜台是咖啡色,如果再穿红色的不显眼,而黄色和绿色比较显眼,这是没有用红色的缘故。
上海外汇调剂中心公开市场的建立,为上海的金融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当时社会的反响不小,国内外媒体机构都做了及时的新闻报道。1989年元旦刚过,外管总局的副局长就带了一批人来上海,考察市场运行的情况。在当年4月24日至26日,外管总局又在上海召开了八个沿海省市(上海、北京、天津、海南、深圳、广东、江苏和厦门)外管分局局长、外管处和调剂中心负责同志参加的外汇调剂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上海举办公开外汇调剂市场是个创举,上海做了“领头羊”,是“敢吃螃蟹” 的人。公开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开辟了新路,上海的许多创新做法,均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外管总局决定,有条件的沿海省市可以参照上海的模式,根据当地的情况开办公开交易的调剂市场。随后,厦门等沿海省市相继建立了17个公开市场,积极探索办理外汇调剂业务新路。
上一篇:命途多舛我仍坚信风雨后终见彩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