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核史丨这里的事不能提,写信只能用上饶市9号信箱

婚姻恋爱 2024-04-1382网络

◎ 王启丁 口述
李春平 整理
1955年1月,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毛主席要进行铀矿建设的重要指示,地质部门从195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展开了铀矿地质勘探普查。当年8月,中南309地质队勘探航测发现,江西上饶坑口地区有铀矿,并于1957年10月提交了地质储量报告。
1958年5月,经党中央批准,二机部决定在湖南衡阳成立中南矿冶公司,管理下属的411、412、413、414四个单位(即后来的七一一矿、七一二矿、七一三矿和二七二厂)。同年6月二机部就批准了在江西上饶坑口矿区上马建设的选址报告,决定成立四一三工程处,由中南矿治公司委派张亚贤、张学习、杨尚芳、黄振理等同志负责筹建工作。从此,拉开了江西上饶坑口矿区建设的序幕。
尾矿坝
舍弃苏联方案,坑口矿区直接建起处理矿石的水冶厂
坑口矿区按原苏联的设计方案,每年可采湿矿石15万吨,采出的矿石全部通过公路、铁路运送到湖南衡阳二七二厂处理。但二机部十二局设计院根据坑口矿区的实际情况,大胆提出了矿石不送二七二厂处理,而在坑口矿区直接建设水治厂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经过各种比较之后,认为有如下优越性:由于坑口矿区所产矿石含磷较高,不好与其他矿石共同处理,在此建水冶厂可以单独处理含磷较高的矿石;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公路、铁路运输费用;为将矿石运输到湖南衡阳,运距长达700多公里,运输中不仅会损失铀金属,还会造成放射性污染;在坑口矿区建设水冶厂,可以尽快建成投产,这样不仅早生产产品,发挥效能,而且可以加速培养锻炼职工队伍,为铀矿冶发展提供人才和经验。

水冶厂厂房
1958年10月,部局批准了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由部十二局设计院完成的江西上饶坑口矿区建立水冶厂的设计方案。初定年处理矿石12万吨,最终产品为重铀酸铵。
由于党中央对核工业建设非常重视和关切,而江西上饶坑口矿区又是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二机部矿冶系统中“三矿一厂”重点项目之一,所以坑口矿区的上马,得到了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给工程建设大开绿灯,提出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所以很快就从部队接收了大批的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又从全国各地、国家机关调入了各类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及各类不同工种的技术工人。
面对新鲜的铀矿冶技术,我们“实践出真知”
我于1960年从部队以预备役军官的身份退役,同一批有150多人,大家只知道是去国防工业的保密单位,坐闷罐火车从部队直接到了三矿的坑口。下车的时候是半夜,爬过一个山坡到达生活区,当时是一片荒野,几座草棚子。就在草棚子里打了地铺睡。当晚就上了保密课,要求这里
的事不能
往外说,和家里通信只能用
上饶市
9号信箱


谁都知道,当时铀矿冶生产是全国工业系统中的新行业,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在建矿初期,三矿虽然调入了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但是,就对铀矿冶生产来说,没有一个行家里手,都面临着要重新学习的问题。何况我刚来时完全是门外汉,甚至连“扳手”是什么都不知道。
来了没几天,我们这批人就被派到上海去实习半年,接受工艺操作的培训。我实习的地点是生产青霉素、链霉素的第四制药厂,学习他们生产流程里的离子交换工艺。学习难度很大,一是技术术语不懂,二是上海普通话也听不懂。老师讲完课,要靠前一批去学习的高振标给我们“翻译”过来,才能做出笔记。除了睡觉就是学习,接触到非常多的新事物新名词,对离子交换树脂有了基本的了解,还熟悉了工厂的一些安全常识。
国营七一三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合影
半年学习结束后我们回到了矿上。在矿上,我们继续接受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已经编制出的操作规程。上午学习,下午劳动,半工半读。那是1960年6月,厂房等基础设施完工后,水冶厂进入了设备安装和试车的试生产阶段。在这期间,所遇到的设备问题、工艺参数问题、操作工误操作的问题,真是不计其数。面对问题和难题,广大职工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坚决贯彻部党组提出的“自力更生,过技术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要求,边学边干,边试边改,群策群力,不断探索。

比如重型设备从火车站卸下来,只能靠人力用绞磨一步一步运到厂区,我也参与其中。设备安装之后,试生产阶段遇到一个大难题:设备都是按照石头矿多来设计的,但我们这里
实际上是泥巴矿多,矿浆特别黏稠,像浆糊一样,在设备里无法正常通过,到处冒、到处堵。为了过这一关,技术人员大搞技术革新,减少和更改了很多设备,终于使得试生产顺利进行。
又比如从厂房到尾矿坝,一开始是用木头槽子运输尾矿砂,靠自然流动。水可以顺着槽子过去,有砂子的矿浆却会沉积,流不过去就冒上来。几十个人去搅动也无济于事,矿浆还是通不过。后来才换成管道,用泵压过去。操作规程是死的,但生产遇到的情况是具体多样的。例如为了控制酸度,阀门开多大要靠手感。因为那时还没有仪表,只有一小时一次地分析结果,所以过程中必须依靠经验来调节,需要细心和耐心。总之就是白手起家,反复摸索,“实践出真知”。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生活上非常困难,而且对他们来说铀矿冶技术也是新鲜的。比如树脂“中毒”,就是铀以外的其他杂质吸附进去,使树脂像人生病了一样“肚子胀”,产生了“消化不良”。树脂可是很宝贵的材料,这种从来没碰到过的问题怎么办?技术人员进行攻关,摸索出“解毒”的办法——用烧碱给树脂“洗胃”。我非常佩服那些老技术人员,他们真是不简单。我们主要是动手操作,技术问题还得靠他们来解决。


试生产之后,我担任吸附浸出这一块的组长。三年时间从一级工到四级工,我算是同一批中的佼佼者。因为我多少懂一些化学反应知识,所以技术人员讲了以后,我理解得比较快,再去辅导其他工人。我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式讲,对工人们来说比较通俗易懂。
那时的创业艰难,现在的年轻人不可想象


上一篇:这个偏僻小村落,凭啥变身网红打卡地? 下一篇:没有了

莺歌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