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中秋、国庆出行,这些出行变化一定要注意!
中秋国庆假期,防疫要求上有什么新提醒,在出行上有哪些变动?
中秋国庆出行,留意这些变化
1. “两节”提倡非必要不返乡、不远行
9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①
注意到,此前已有多地发布类似提示或“致在外老乡的一封信 ”。例如,河南信阳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9月2日发布提示,建议非必要不出省、不跨市,提倡市内的郊区乡村游、城市休闲游,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2. 9月10日起乘飞机高铁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9月10日起到10月31日,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①
3. 推广落地检,即采即走
据9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跨省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立即为其提供一次核酸检测服务。
此外,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区、市)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①
4. 低风险人员到达后做好3天2检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广州等多地要求低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应完成“3天2检”。②
5. 拒绝层层加码
9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又有地方因疫情防控层层加码被通报曝光,涉及5省8地。①
6. 多趟列车恢复开行
注意到,多地多趟列车恢复开行,或增加车次③。比如:
7. 离校返校有新政策
9月8日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特别提示了持续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师生返校后7日内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减少流动,不参加线下聚集性活动,出现“北京健康宝”弹窗或疑似症状的,要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
成都因为疫情原因,多所高校延期开学,西南石油大学发布了推迟学生返校报到说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返校时间待定,并于9月5日开始进行线上教学,保障教学进度不受较大影响。
在广东,部分高校发布通知,中秋国庆假期非必要不离校,如广州华商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等学校。③
出行防疫,3个提示要注意
1. 戴口罩最好4小时一换
出行中要做好防护。浙江温州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曾士典8月19日接受采访时提醒,在病毒载量很高的环境内,超过4小时大家戴的口罩基本失效了。因此,在乘坐飞机、动车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级别以上口罩,保证安全的前提下,4小时要更换。④
2. 到达后尽量不聚集
“两节”将至,多地发布关于节假期间的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的提示。如,山西太原市疫情防控办8月30日发布健康提示,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丧事简办,婚事缓办。
北京也明确规定,抵京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3. 有不适症状要警惕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咽痛、干咳、发热、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做好这点非常重要。最近天津一位感染者,就因为有症状,当作是吹空调冻着了,没去发热门诊,当天身体不适也没有去做全域核酸检测。直到1岁的孩子也出现了发烧,确诊了新冠,丈夫和自己也被确诊。⑤
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