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感?彭凯平教授:用心感悟方能福流满满!(2)
我问,有什么证据吗?他介绍了一个研究,2007年~2008年,他在全世界38个工业化国家,包括中国,询问老百姓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他发现文化差异特别大,每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比如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叫天伦之乐,但是很多基督教没有把天伦之乐作为幸福要素。想想确实如此,我已经这么大年龄了,但我88岁的老母亲每天给我打3个电话,我觉得母亲关怀自己很幸福,但是西方国家一定认为这是一种约束,一种劳累,这就是文化差异。
虽然幸福的感受有文化差异,但是克里斯托夫·彼得森教授发现,有四个特别重要的积极心理体验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
第一人要活出爱的感受,幸福生活一定是充满爱充满善意的。这种爱并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爱,人的爱是一种灵性。你要想过幸福的生活,就要活出爱的感受,这个感受很重要。
除了爱的感受,幸福生活还要活出愉悦的感受。阳光打在脸上非常开心,孩子的笑脸让你开心,美妙的音乐让你开心,人世间所有让我们感觉到愉悦快乐的体验非常重要。
光有爱和快乐也不够,还要活出有用的感觉。助人为乐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研究发现,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大量的血清素,这会让你心情振奋,让你觉得有意义,所以说人一定要活出有用感。
最后,人还要活出意义感。这个意义不必上升到神圣的高度,大脑的灵机一动触景生情就是一种意义的感受,如果看山只是山就没有幸福的感受。幸福的生活不遥远、不抽象、不宏大,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就在当下,关键是你要去活出来,而且可以通过很多小的事情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感受对我们这一辈子的发展成长都是很有意义的。
1975年,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专门研究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想看看他们成为领军人物的秘密是什么。他花了15年追踪了600多人,最后发现成功学灌输的那些道理,所谓的成功之法并不普遍适用,我们以为的智商、情商、家境、奋斗等都不是成功的秘诀,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活出了一种澎湃的福流(flow)体验,这是一种幸福的巅峰体验,这个体验让他忘掉了时间,忘掉了空间,特别投入,特别开心,特别快乐。
2008年,我回国之后开始推动积极心理学,引入“福流”这两个字,它比之前的“心流”更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
澎湃的福流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做这个事情一定让你沉浸其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了一种心无旁鹜的境界,做起来特别顺,特别流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成之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这种体验就是一种极致的幸福巅峰状态。
做什么事情容易达到这个状态?我们曾经在中国调查追踪了2亿多新浪账户,我们发现其实中国人的福流体验比我们想象的频繁、简单、丰富多彩。
最容易产生福流体验的事就是做自己爱做的事,如一个摄影师可以为了拍到更好的照片,爬山涉水孜孜不倦。所以,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沉浸其中酣畅淋漓。
运动也可以产生福流,人在运动的时候大脑分泌出大量的催产素、内啡肽、多巴胺,会让你非常开心,这就是为什么小朋友打篮球打到天黑了都不回家吃饭。有些年轻人说要“躺平”,其实躺平没有意义,躺平会出现免疫系统、心理系统的问题,幸福一定要动起来。
第三个容易产生福流的是看电影。一个电影三个小时,有时你会觉得像一瞬间。追剧也是这样,让你沉浸的剧情也可以产生福流。
陪伴亲人,和孩子在一起,和爱人在一起,无论多长时间你都觉得不长,这也会产生福流,爱是幸福特别重要的一个元素。
此外,社交活动,如和大家在一起谈心交流都会让我们产生福流的体验,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学习和工作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做自己擅长的工作,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工作就可以产生福流的体验。还有饮食、美容,有时和好朋友在一起吃一顿好的饭菜,吃着吃着你忘掉了时间,忘掉了空间,忘掉了自我。
但是,看电视、做杂事很难产生福流体验,因为你很难沉浸其中,看电视时我们经常一心多用,没有专心致志。做杂事没有形成一个闭环,不能做到有始有终,这个时候很难产生福流。福流的体验一定是有一段时间,有一些挑战,有一些技能,而且有一些意义,这就是我们说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闲逛无聊很难产生福流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