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10大预警信号,及早诊断干预是关键!(2)

健康养生 2022-09-26194未知admin

 

记忆力日渐衰退、语言沟通能力出现困难、情绪和个性有改变等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预警信号值得关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长陈晓春教授建议,一旦发现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征象,一定要去医院的记忆门诊就诊。

 

记忆门诊的医生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结合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检查,根据神经心理评估的相关的证据,来确定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或者对认知功能的不同认知域损害情况进行初步分类,再结合像核磁、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如淀粉样蛋白PET,脑脊液、血液检测)等辅助检查来确定患者的病因。

 

陈晓春教授指出,对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非药物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关爱、音乐疗法、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等。

 

此外,在早期药物治疗方面,《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有三类药物,第一类是多奈哌齐,这类药物可在早期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向、进展,对步态异常和跌倒风险的患者有益;第二类是Aβ单克隆抗体,如仑卡奈单抗,这类药物可清除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改善病理进程,延缓疾病进展;第三类是银杏叶提取物,可能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即使诊断了阿尔茨海默病也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从未停止,相关针对早期阶段的药物结果也将陆续公布。”陈晓春教授说。

 

确诊后专业照护

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自确诊为认知障碍或是阿尔茨海默病后,就需要诊断后支持以及全程管理。

 

世界痴呆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记忆中心执行主任王华丽教授经过多年实践,打造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认知照护”模式。照护同治疗一样,需要个体化定制。以人为本,把握患者的需求和照护重点,才能找到最佳的技术和方法,改善患者及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王华丽教授认为,社会处方是认知障碍诊断后支持服务的发展趋势。希望这种以人为本的诊断后支持能在全国推广,采用社会处方的模式,把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在生活区域里形成一个闭环服务。

 

此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站式平台“银发通-脑健康中心” 目前已有超过3500位医生在线接诊,除传递专业的疾病知识外,平台还提供专业电子化的诊前筛查,在线问诊,诊中管理,诊后护理,在线认知训练等的全程支持。该平台由卫材药业与京东健康共同打造。

莺歌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