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新冠重症冲击波:重症监护室基本满员,医护带病坚守(2)

健康养生 2022-12-28182未知admin

带病坚守的医护:

重症医护是全能人才,

想保护好他们

紧急协调、带病坚守、主动请战……记者在探访的两天里,见到了太多医院里的坚守者。

记者见到乔宇的时候,他正在为病房里的老人查体,乔宇工作的重症监护室在七楼的西区,里边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面12张病床、南面10张病床,乔宇的工作台在正中间,一个一眼可以看到所有患者的地方。10分钟的采访,乔宇的电话响了三次。

“我们重症监护室一共有34位护士,分成3个班,从最近开始接收阳性患者后,我们的护士都陆陆续续出现了发烧的症状,现在80%左右的护士都已经‘阳过了’,最多的时候,20位护士都是阳性。”乔宇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基本上所有的护士都是主动要求带病坚持,即使这样,在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们依然能保证8小时满负荷地在患者床旁不停地转来转去。

“最难的一天是什么时候?”乔宇顿了一下说,最近其中的1天内有四位护士高烧,确实有点不知所措,但一天后,我们的人都回来了。

12月24日是个星期六,早晨8点30分,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刘清泉院长已经开始挨个给重症患者把脉、问诊了,“8床现在状态怎么样?吃饭怎么样?呼吸机还是得用上,方子调一下,加一味人参……”。

刘清泉院长已经记不清自己上一次完整的休息日是什么时候了。他每天早起到医院,各个科室的病房都要去转一转。随着最近北京疫情的发展,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一批批被感染,而刘清泉和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刘书华是为数不多还没有“阳”过的人。

“可能我‘阳’过了但我不知道,反正不管怎样,我一年365天都要来医院看看的,‘阳’不‘阳’有什么关系。”刘清泉说。

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宋麦芬告诉记者,从11月开始,医院越来越繁忙,到12月份,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开始接连感染,人手就更紧了。

宋麦芬是12月20日晚上病倒的,“当天晚上值完班才发现一下子就高烧到了39℃,特别乏力,在家闷头睡了两天后,周五一退烧,马上就回来了。”宋麦芬回忆道。24日是她返岗的第二天,鼻音仍很重,疲倦感还未消失,但在她眼里这不算什么。

“病人等着我们,我们不可能在家休息一周,最多两天,大家就都回来上班了。现在我们科室除了一名正在发烧的护士,其余人员均已到岗了。”宋麦芬说,“都说重症科医生是‘特种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正是用我的时候。”

12月24日,北京中医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护士为患者护理。曹子豪摄

在重症监护室,监护仪、呼吸机、血滤机……每一个设备上都有不少按钮和数字。“如果说,其他科室的护士2个月就可以掌握基本技能的话,那重症的护士至少要1年,他们真的是最值得需要保护好的人。”综合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刘书华感慨。

扩容、新增,应收尽收,

分级分层收治患者

12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焦雅辉强调,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阳性患者,各地要在12月底前完成三级医疗机构重症资源的扩容和改造。

“现在全国重症患者逐渐地增加。”12月22日,焦雅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阶段要抓好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任何医院不得以划定区域为理由推诿、拒收其他区域转来的重症患者。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介绍,随着疫情防控的重心从预防转向治疗,首钢医院调整了应对策略,第一位的就是要保障急诊、发热门诊病人的收治,各科医护人员都上前支援,确保病人“应收尽收”;其次,医院专门腾出病房用于收治新冠重症病人,同时开辟专门的高热病房,用于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保障重症病人的救治。

12月23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接受记者采访。曹子豪摄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探索的应对方案是:应收尽收,分级分层收治患者。

“发热门诊的留观病房着手调整为感染重症监护室,针灸科病房改造为亚重症监护室,立即投入使用。综合内科把第二个病房收满,急诊那边的病人能收的都收过来,然后再分流。综合重症监护室对面的屋子还能腾空出来增设4张病床吗?……”在刘清泉看来,集中力量增强收治能力,是关键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分级分层”救治方案也开始落地实施。

据刘清泉介绍,目前阳性病人到医院就诊实际上有三个入口,分别是急诊科、发热门诊以及普通门诊,相对而言,到急诊科及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病情都普遍比较危急,针对这两个入口的患者,根据CT情况进行分级救治,对于轻型或者普通型的患者,收治到呼吸科、综合内科病房,合并有其他基础病的,则可以由各个专科的普通病房收治,而对于氧合指数较低的新冠重症患者或者核酸阳性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则由综合重症监护室或者感染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

“重症监护室的危急重症患者一旦恢复且情况稳定之后,就转入到综合内科或者呼吸科普通病房,同时,当普通病房中的患者病情加重时,也要第一时间考虑转入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各个科室之间做好衔接,加快患者流转。”刘清泉告诉记者,最终的目标是让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活起来”,最大限度提高危重症的救治能力,降低死亡率。

老年人发病隐匿,

给老年人多一层关心,

预防更重要

“新冠并非当前阶段重症患者增加的唯一诱因,冬季本身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往年这个季节门诊收治的病人数量原本就会有所增加,但受到新冠的影响,显然今年的数量较往年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刘清泉告诉记者。

莺歌女性网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