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喝拉撒睡”的15个生活小细节,都是贴心健康提醒!(2)
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医师黄莹2018年在刊文提醒,泡脚是秋冬时节很多老人朋友都会做的养生事情。老年人泡脚时间不可太久,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⑦
3. 别开着电热毯睡觉
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脏外科医师陈兴华2021年在该院人民日报健康号上刊文提醒,有不少人由于家中的温度低,或者自身畏寒,尤其是老年人,晚上睡觉喜欢用电热毯加热并睡觉,或者在身体边上用热水袋取暖,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局部烫伤,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末梢神经病变的原因,感知不明感,更容易烫伤而不自知。⑧
【拉撒】
1. 晨起小便别太着急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朱鑫璞于2017年在刊文指出,有的老人不愿半夜起床排尿,早晨醒来时尿意紧迫,迫不及待去卫生间。如排尿过快,膀胱排空易引起头晕,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出现跌倒意外。⑨
2. 晨起大便别太用力
心血管本身如果有问题,如厕时就要注意,别太用力。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2018年在刊文谈到,不少中老年人大便不顺畅,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大,血压迅速上升,甚至可较平时翻一番,这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如厕时切忌用力过猛,大便不顺畅时,可通过药物等方式辅助排便。⑩
【外出】
1. 太阳出来后再去锻炼
中老年相对睡眠时间少,有的习惯5、6点去运动。不过,春冬季节清晨气温低,血管更易收缩,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晨间雾多,太早的话能见度低,存在潜在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力松2011年在刊文提醒,早晨六点到十二点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建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下午三点以后再出去进行大范围的运动较好。且每次运动时间约为30~60分钟,每周3~5次即可。年龄大些或体质较差的人可适当减少运动时间和次数。
2. 头部一定要做好保暖
山东省立东院心外科李德才2019年在刊文提醒,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部散发,所以出门一定要戴上帽子;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所以一定要戴围巾或穿件高领衫。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穿衣服时领口、袜口、鞋子不要太紧。年龄较大的人选购保暖衣物,应以较轻的羽绒、棉服为主,不要过厚重。
衡菲/摄
3. 老人出门活动热热身
每到冬季因骨折来就诊的老年人都会增加,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正骨科主任医师李建民2012年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冬天肌肉比较僵,活动时不像夏天那么灵活,再加上老年人骨骼的矿物质代谢慢,骨质比年轻人要疏松,所以在冻僵的地面上摔倒后比其他季节更容易骨折。
建议老年人在寒冷天气出去活动时,先在家里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做做热身活动,等肌肉热起来,不再僵硬了再出门。
4. 冬季也要晒晒太阳
民间有“冬阳贵如金”之说,冬天晒太阳,使人周身舒适、心旷神怡,是很好的保健良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彭康2011年在刊文提醒,很多老人退休在家,常常有睡眠上的困扰。或睡不着,或容易醒。追溯原因,原来这些老人白天的活动都很少,很少晒太阳,扰乱了正常的节律,从而影响了睡眠。
所以建议老年人遵循日照节律,白天多晒晒太阳,提高机体的兴奋度。在睡前1~2小时进行放松,使自己的体力与精神舒缓下来。
更多健康新闻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